- 马聪玲;滕菲菲;李翎维;
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的愈加成熟为文旅产业的转型带来了机遇,游客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希望在文旅空间中展开积极的互动。因此,沉浸式文旅产业应运而生,并随着市场的愈加成熟不断细分出众多沉浸式文旅业态。以沉浸式文旅空间作为切入口,运用扎根理论,对“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的游客评论进行逐级编码,识别出游客的心流历经“心流前因—心流体验—心流影响”三个阶段,“前期设计”与“现场管理”两个外界因素在游客心流历程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前期设计”通过对目标游客、工具使用、任务类别的限定来影响三者的协调搭配,进而干预心流前因;“现场管理”通过工作人员的服务让游客渐渐沉浸其中,顺利完成心流历程的后两个阶段。基于此,提炼出核心范畴“价值共创”,游客心流是各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依据研究结论对沉浸式文旅产业的管理策略、文旅融合等方面提供实际建议,有助于文旅产业借助沉浸式风口实现深化发展。
2025年06期 No.367 8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7K] - 陈宇科;张圣卿;张文卿;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详细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农业领域的节能降碳效应,对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基于2010—2022年省级宏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探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流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抑制了农业碳排放,该结论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降低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碳排放,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通过激励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环境规制效率、加快要素市场发育三种渠道实现农业碳减排。研究结论为区域一体化战略驱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2025年06期 No.367 10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0K] - 黄娟娟;郭春娜;郑云辰;
稳定发放现金补贴的再分配政策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2017—2021年2.3万户建档立卡的农村低收入家庭数据,以再分配政策的低保补贴为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析当下低收入家庭从再分配中获得的增收累积效应。研究发现:领取到补贴的低收入家庭比没有领取到补贴的家庭,增收效应提高了14%,剔除不可观测量的影响,增加效应更加明显,达到29.8%,说明最后脱贫的低收入家庭对低保补贴的依赖程度更高,且补贴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累积效应具有显著的个体异质性特征;并利用相对脱贫变量比较稳定的收入补贴对低收入农村家庭和普通农村家庭的差距缩小的程度。立足农村低收入家庭相对贫困时期的初始禀赋,解读再分配政策的效应,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设计。
2025年06期 No.367 11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2K]